欧美大屁股xxxxhd黑色,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又大,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基地 > 省級科研基地 > 正文

遼寧省船舶污染監測與檢測信息化技術重點實驗室

發布時間:2020-07-15 15:43:09 發布人:科技處  

(批準時間:2008年 批準部門:遼寧省科技廳)

遼寧省船舶污染監測與檢測信息化技術重點實驗室是遼寧省科技廳2008年12月正式批準建設的遼寧省重點實驗室。重點實驗室以船舶污染遙感監測技術及其污染物化學檢測技術為主線,整合了學校相關的學科,包括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科學、海事管理、海洋科學等相關的學科隊伍和條件,形成結構合理、重點學科突出的船舶污染監測與檢測信息化技術實驗室體系。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海上溢油遙感監測技術;海上溢油的穩定同位素指紋鑒別技術;船舶壓載水信息管理技術。本實驗室的研究目標定位于為船舶污染的預警預報、應急預案以及損害評估提供技術支撐。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童慶禧教授擔任。

實驗室自2008年建設以來,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豐碩成果。主持國家級項目10項,省部級項目30余項,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120余篇。實驗室完成的國家“十一五”重大項目“水上溢油遙感識別與監測技術”和“遠洋船舶壓載水快速檢測技術”課題,研究成果總體達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成果進入國際領先行列。課題成果對我國海事主管部門溢油清污和執法、履行國際公約責任、完成《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交通領域相關重大研究任務起到重要作用。

在2010年7月發生于大連新港的“7.16”溢油事故中,本實驗室研發的“遠紅外CCD一體化溢油監測系統”、“航海雷達溢油監測系統”以及“衛星遙感信息的識別與提取系統”得到了充分的實戰應用,及時準確地提供了海上溢油分布信息,為溢油事故應急指揮中心的清污計劃制定和實施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得到了遼寧省、大連市以及交通部的充分肯定。研究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國家級科技獎勵5項,省部級等各類獎項20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軟件著作權10余項。

通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實驗室培養了一批本領域的專業人才,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的研究團隊,在船舶污染監測和檢測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某些領域達國際先進水平。實驗室人員現有4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17人,具有博士學位14人。國家高層次專家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興遼英才計劃創新領軍人才1人。2018年獲批首個“國家水上交通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實驗室研究成果將有效提升我國海上船舶污染事故監測與檢測整體技術水平,滿足實施相關應急預案的迫切需要,加強我國的履約能力,提高在國際海事組織中的地位和話語權,促進地方經濟并為國家海洋運輸和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