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海事大學十佳大學生是學校本科生中的最高榮譽,獲評該榮譽稱號的同學同時獲得校長獎學金。十佳大學生評選旨在選樹優秀大學生典型,弘揚“學在海大”的優良學風,踐行“學匯百川、德濟四?!钡暮4笮S?,以評促學、以獎促優,讓十佳大學生成為事跡可學可做、精神可追可及的榜樣。
為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今年的十佳大學生評審強化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需要為評價導向,重點把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這一目標,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價。
他們精通學術知識,活躍在競賽科研前沿,將創新融入理想;他們學生工作出色,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以經歷點綴人生;他們熱衷志愿服務,肩扛公益責任,用愛心筑夢青春。他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自己熱愛的領域閃耀光芒,與祖國同奮進,與時代共成長,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用實際行動詮釋新一代海大人的使命與擔當。
劉姝巖(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
劉姝巖,女,漢族,中共預備黨員。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2019-2班。先后擔任校德爾塔學社主席、大連海事大學辯論隊隊長、雙翼行大學生公益團隊主席、學院黨員服務中心副主任等職務。獲國家獎學金(兩次)、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大連海事大學“三好學生”、大連海事大學“優秀團干部”、大連海事大學青春人物“明志尚徳”獎章等榮譽。
追風逐月,掛云帆而濟滄海
她大學三年平均績點4.19,專業課學期最高績點4.47,所修課程53門90分及以上,31門接近滿分。獲國家獎學金兩次。立足學業,投身科創。她累計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生物理學術競賽一等獎等競賽獎項約30項,大三學年參加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獲國家一等獎,刷新我校在該項賽事中的歷史最好成績,獲破格保研資格。今年暑假她于夏令營階段獲中南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所有面試高校offer,并作為專業唯一入選哈爾濱工業大學線下夏令營的學生,最終保研至哈爾濱工業大學就讀碩士研究生。


思辨無雙,多方舞臺展精彩
她于大二學年任學院辯論隊隊長,獲大連海事大學第二十六屆金秋辯論賽冠軍,創造學院歷史最好成績。后任大連海事大學辯論隊隊長,于2021高校辯論巡回賽在海內外240所高校獲32強,3次刷新我校最好成績。同年于華語辯論世界杯新聞中心任職,組織承辦2021世界杯大連賽區13所高校31場次賽事,致力于在國際青年思想交流殿堂級舞臺上助力青年發聲。

不負韶華,擔重任而行不怠
她現擔任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黨員服務中心副主任,累計審閱材料百余篇,撰寫黨建材料等累計字數近10萬字。參與學校和社區防疫志愿活動,累計處理行程數據近千余條,累計工作時長百余小時,累計服務3000余人次,參與整理全國34省份疫情動態更新數據,共處理數據2000余條,供疫情防控辦公室發布使用。
知行合一,家國天下少年情懷
暑假期間她作為全校僅17名的隨隊志愿者之一,獲“第三十六屆遼寧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志愿者”。曾參與河南水災、牧場恢復、失心兒童、鄉村婦女創業計劃等10余項公益項目,大二學年將獎學金捐助給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其事跡被新浪新聞報道。她曾任雙翼行大學生公益團隊主席,建黨百年之際,赴湖南支教,累計服務時長達百余小時,累計行程3000余公里,事跡先后被中國青年志愿者等10余家媒體報道。


胡雅茜(理學院)
胡雅茜,女,漢族,中共黨員。理學院2019級應用物理學專業,中隊心理及資助委員、物理二班班長,德爾塔學社主席。曾獲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二等獎、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三等獎、中國國際“互聯網+”大賽全國銅獎等28項科創獎勵。她立志在基礎學科領域深耕不輟,投身祖國的國防建設事業,保送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勤勉致知 孜孜不倦
三年來,她始終保持績點及綜合排名專業第一,在已修的65門必修/限選課程中,90分以上課程48門,28門課程接近滿分,單學期最高績點4.52,連續兩次獲得國家獎學金。
她共獲得科創獎勵28項,國家級獎項4項,主持國家級大創2項,省級大創2項,并獲得破格保研資格。她曾作為主力隊員中唯一的大一學生參加第十一屆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戰勝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眾多985院校代表隊。



專心一意 馳而不息
作為第一發明人她設計了套筒式鋸齒旋刀組以解決潛航器螺旋槳的纏繞問題,無須提供單獨動力源,可提高航行效率;她還提出上轉換熒光渦旋檢測技術以解決傳統湍流檢測裝置的不同體問題,對于潛航器的自動避險以及潛水運動的危險預警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共獲得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項發明型及1項實用新型專利受理的成果。
科研方面,她加入了李香萍老師的實驗室研究下轉換發光,研制出多色可調諧發光及非接觸測溫的高效熒光粉,兼具高靈敏度,低成本、低能耗的優點;她還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進行微型熒光檢測模塊的科研學習,搭建并調試單通道傳感器,靈敏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現已投入藥監部門用于毒品及病毒檢測工作,檢測下限相較于原有設備擴展2個數量級?,F在她已發表一區SCI論文一篇,同時作為第一作者撰寫凝聚態方向一區SCI論文待發表。
推免期間,她共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開大學等8所高校的offer。最終保送至學科評級為A+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加入處于世界量子研究第一方陣的潘建偉院士所帶領的量子信息團隊。潘院士帶領團隊研制出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國際上率先實現星地量子通信。正是她加入的潘建偉院士團隊在量子糾纏、量子計算優越性方面所做的極大貢獻,將其導師安東·塞林格早期的量子通信工作變為現實應用,促使了今年的諾貝爾獎授予量子信息方向?,F在,她已在潘院士團隊開展量子信息研究,立志成為該領域首屈一指的人才。



不忘初心 甘于奉獻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她協助開展支部工作,成果獲評“遼寧省新時代第二批樣板黨支部”。作為中隊心理及資助委員和班長,她帶領班級獲評“紅旗團支部”,個人獲評“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
她時刻謹記“共產黨員要沖鋒在前、奉獻在先”,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總時長超500小時,獲得河南省洛陽市“志愿服務之星”獎章。她還積極向同學分享學習及保研經驗,加入學校朋輩學業講師團開展直播講課,并通過中隊公眾號視頻講解疑難問題,觀看量超3000次,使得所在班級較專業其他班級平均學分績點高出0.12、掛科率降低15%。



鄒世龍(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鄒世龍,男,漢族,中共預備黨員,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019-3班,任中隊學習委員、德爾塔學社主席、雙翼行社團主席、院校兩級朋輩導師、諾亞方舟藝術設計社主席顧問。夏令營及預推免階段獲得中國科學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等12所985院校的offer,最終在600人當中以前3的優異成績前往國防科技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致力于投身祖國的國防事業。
讀書能不能改變命運,這個答案留給時間
上大學前他基本沒有接觸過電腦?!皼]有人生來什么都會,勤能補拙”,深知自己與他人的差距,面對眾多的專業課程和陌生的環境,他一刻沒敢放松。從大一上學期績點3.93,專業排名第6,到大一下學期績點4.44,專業排名第1,到大三上學期績點4.54,專業排名第1,再到大三下學期績點4.78,專業排名第1。大三學年平均績點4.64,同時刷新了學院單學期、單學年最高紀錄。他不斷突破自己,截至目前,前六學期平均績點4.38,在所修的課程中,68門課程達90分以上,44門課程接近滿分。目前他已獲得中國科學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12所院校的offer,最終在600人中以前3的優異成績前往國防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從農村來到農村去,走向支教助學之路
他作為雙翼行社團主席兼支教隊隊長,帶著隊員跨越兩千多公里,前往湖南省綏寧縣開展為期1個月的支教活動,教學內容涉及工學、理學、法學、管理學等16門課程,團隊先后開展調研活動5項,累計服務時長達100余小時,給予了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勇氣和希望。相關事跡先后被《中國青年志愿者》等10余家主流媒體報道,累計獲得關注量達30000余次,他們用愛心照亮鄉村學子的助學之路。

想成為一道光,哪怕照亮一個人也好
科創成為他強悍本領和專業的那道光,他用打不倒也倒不下的毅力向著那道光尋去。三年里他先后獲得各類獎項70余項,其中國際級、國家級獎項31項,5次創造、打破或追平我校歷史最佳成績,其中包括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國家級一等獎(全國第二名),全國大學生交通運輸科技競賽國家級一等獎,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國家級一等獎等獎項,累計3次獲得我校破格推免資格??蒲械穆凡⒉黄教?,但他堅信每一次嘗試都算數。目前他參與國家級課題1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6項,發明專利1項;申請軟件著作權3項,發表高質量論文2篇,1篇EI檢索,1篇核心期刊檢索;主持參與國家級大創2項,省A級大創1項。



淋過雨,也想力所能及地為他人撐把傘
他先后擔任中隊學委、學社主席、雙翼行社團主席、“一直播”主播等6項職務,每一個角色都賦予了他不一樣的意義。他加入學校和學院的學業指導中心,成為院校二級朋輩導師。兩年,7個學期,他累計輔導學生1000余名,講授課程9門,直播授課與錄制視頻累計瀏覽量達2萬余次,榮幸受同學們邀請在線直播授課。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疫情期間他積極參加學校的核酸檢測工作,累計服務時長達40余小時。作為家鄉“歸雁”志愿服務隊隊長,返鄉后主動加入村口疫情監測崗,累計服務時長達120余小時。



王德堯(航運經濟與管理學院)
王德堯,男,漢族,中共黨員,航運經濟與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2019-3班,任中隊就業委員。連續六學期專業第一,曾獲小米特等獎學金(兩萬元,全校共五人)、國家勵志獎學金、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金獎(以本科生賽道省賽第一名推薦進入全國總決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級二等獎、中國好創意暨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一等獎、校級三好學生、校級優秀干部等。
篤學致知,做砥礪奮進的追夢人
他來自國家級貧困縣,自幼在農村生活,從小他就明白,只有努力學習才能走出農村、改變命運、報答社會,在一本過線率不足2%的高中母校以全校第一的成績通過國家貧困專項計劃被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錄取。截止目前為止,平均學分績點4.27,單學期最高績點4.49,44門科目90分以上,29門科目95分以上,他成績排名連續六學期專業第一,曾獲小米特等獎學金(兩萬元,全校共五人)、國家勵志獎學金、情商一等獎學金、校級三好學生、校級優秀團員等榮譽。三年來,他努力學習、踏實工作,累計獲得獎助學金四萬余元,支付了全額學費住宿費和大部分生活費用。
推免階段,參與了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10所院校的夏令營,最終選擇前往復旦大學文獻信息中心攻讀碩士學位,為我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行業奉獻青春!


勤思致行,做潛心科研的奮斗者
他在大學期間積極參與科創競賽,獲得我校A類賽事國家級獎項6項,省部級校級獎項20余項。曾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金獎(以我校本科生賽道成績第一名推薦進入全國總決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級二等獎(校年度歷史記錄),中國好創意暨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一等獎(連續兩年,校歷史記錄),“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省金獎等。
他大一加入課題組,調研學習和實例仿真,到獨立匯報、自主創新。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他以第一作者或學生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兩篇,以本科生第一作者投稿SCI一區論文一篇(軟件工程領域頂刊,一審大修);同時王德堯同學作為核心成員參與三項課題,主持或參與一項國家級大創項目、兩項省級大創項目。


明德致遠,做勇于擔當的實干家
作為中共黨員,他始終認為德為學之先,知行合一。他積極參與當地“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幫助萬莊社區、陳橋御園等社區居民改善居民環境;積極響應扶貧號召,跟隨鄉政府幫助貧困戶,為貧困戶送去溫暖,收到數封感謝信;作為優秀學子受邀至高中母校,介紹學習經驗與我校招生政策,覆蓋人數4000余人;2020年疫情期間,積極投身于核酸檢測志愿服務活動中,累計時長100余小時,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海大力量。曾獲評大連海事大學“三好學生”、大連海事大學“優秀干部”、大連海事大學五四表彰“優秀團員”等榮譽。
他牢記使命擔當,擔任航管2019-1中隊就業委員,曾任海風學社網絡部副部長、智航學社副主席等。社團任職期間,主要負責學社的競賽指導和日常培訓,曾主持培訓20余次;作為中隊就業委員,整理轉發實習就業信息達2000余次;曾積極參與學業幫扶活動,累計幫助10余名掛科同學一次性通過補考;積極參與學院“朋輩導師”活動,針對課程重難點進行講解,幫助學弟學妹明確學習目標,累計服務300余小時。


尚修為(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尚修為,男,漢族,中共預備黨員,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9-2中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院學業咨詢指導中心朋輩導師,學校資助宣傳大使。前三學年成績排名1/96,保研績點4.41,為全校2019級推免生最高學分績點。曾獲得2020-2021學年國家獎學金、2021-2022學年國家獎學金、大連海事大學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大連海事大學情商一等獎學金、大連海事大學三好學生等獎學金及榮譽稱號19項。獲得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國家一等獎、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大賽國家一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一等獎等各類競賽獎項50余項,3次創造或追平我校A類競賽最好成績,3次獲得我校破格推免研究生資格。現保送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尚學篤行,做求真學問的實干家
“三載求知若渴”,連續六個學期,我的總學分績點由第一學期的4.12持續攀升到前六學期的4.43,專業總排名由第一學期的第4名逐步提高至前六學期的專業第1。保研績點4.41,專業排名1/96,同時是全校2019級推免生最高績點。已修的76門課程中,65門位于90分以上,45門位于95分以上,核心課程全部接近滿分,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5門取得滿分成績。獲得國家獎學金(連續兩年)、大連海事大學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大連海事大學情商一等獎學金、大連海事大學三好學生、大連海事大學五四表彰“優秀團員”、大連海事大學“學霸寢室”等獎學金及榮譽稱號近20項。
“今朝一試鋒芒”,在保研推免中,獲得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頂尖高校的預面試資格,以優異成績獲得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同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開大學等10余所985高校的預錄取資格,最終選擇保送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立德修身,做主動作為的奉獻者
“外塑形,做永遠在戰斗的半軍管戰士”,在學校特色的半軍事管理制度下,不斷提高個人軍政素質,全程參加了新生骨干培訓班訓練、新生軍訓、航海類專業接續訓練,擔任2020級新生軍訓承訓教官,完成為期17天的新生軍訓任務,累計組訓時長超300小時,發揚了海大“傳、幫、帶”的優良傳統;擔任學院學業咨詢指導中心朋輩導師,負責日常答疑、考前知識點串講,累計幫扶100余人次;擔任學校資助宣傳大使,開展送政策回母?;顒?,宣講受眾達200余人;堅信“集體是力量的源泉”,凝聚寢室力量,所在寢室參評2020-2021學年校十佳優良學風標兵寢室。
“內鑄魂,做特別能吃苦的學生黨員”,作為一名學生黨員,始終將信仰融于血脈,將使命扛在肩頭,厚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積極參與各項黨團實踐活動。作為負責人協調黨員發展工作,處理文件500余份,獲得63期黨員發展對象培訓班“優秀學員”;策劃學院主題微黨課錄制活動,作品在學院平臺展播,以實際行動獻禮黨的二十大;凝聚抗疫青春力量,5次擔任學校、學院及家鄉社區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始終以不同的身份詮釋相同的責任,堅持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奮發有為,做科技強國的生力軍
“巧思科創,推陳方出新”,于大二學年加入學院智能軟件工程課題組,在郭世凱副教授指導下深度參與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從事代碼智能、EDA測試相關工作,投稿一篇論文至軟件工程領域高水平期刊Softwar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SCI、CCF B)。發表EI檢索論文1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項,主持或主力參與國家級、省級大創4項。
“銳意創新,不負韶華時”,獲得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國家一等獎,并代表我校首次入選該賽項決賽特色作品,通過直播的形式向全國師生做展演匯報;獲得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大賽國家一等獎、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國家一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一等獎等國家級獎項9項,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級一等獎、“挑戰杯”遼寧省金獎等省級、校級獎項40余項。3次創造或追平我校A類競賽最好成績,3次獲得我校破格推免研究生資格。


王偉?。ㄝ啓C工程學院)
王偉琛,男,漢族,中共黨員,擔任輪機工程19級實驗區隊區隊長、22級1區隊代職區隊長、德爾塔學社主席。曾獲國家獎學金、小米特等獎學金、大連海事大學青春人物勤思篤學獎。他立志繼承海大藍色基因,投身海洋科技創新,現推免至清華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自遞交入黨申請書以來,始終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黨團活動與志愿服務工作,入選中隊首批中共黨員。主動參與學校、學院組織的抗疫志愿活動,因表現突出,曾作為學生代表接受大連電視臺的采訪。
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連續兩年獲得了社會實踐二等獎。在2021年暑期,他作為團隊主力隊員,前往西安拜訪抗戰老兵,活動得到了“時代楷?!鼻ㄎ浣淌诘拇罅χС趾唾Y金幫助。所在團隊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活動線上瀏覽量突破十萬,線下影響兩千余人次。

篤志勵學 求思至深
單學期最高績點4.48,最高學位課績點4.56,學業、綜合成績均連續三學年專業排名第一。所學課程中,56門成績達到90分以上,34門達到95分以上。前三學年平均績點4.25,排名學院第一(1/510)。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并獲大連海事大學青春人物勤思篤學獎。個人事跡推送榮登大連海事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并被《中國青年報》轉載。

大一加入大連市海洋微納能源與自驅動系統重點實驗室,跟隨徐敏義老師、王昊老師開展科研學習,已發表SCI(JCR Q1)論文兩篇,其中一篇為共同第一作者,發表英文會議論文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積極參加各類競賽,共獲國家級13項,省級10項獎項、榮譽,獲得成績與競賽雙重保研資格。推免階段獲得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6所知名學府offer。最終保研至清華大學,攻讀電子信息專業海洋技術與工程方向碩士研究生。

立足本職 踐行擔當
擔任區隊長,工作盡職盡責,創辦課代表制度,組織疫情期間線上晚自習、期末集體晚自習,和學委、各科課代表組織班級串講、重點題型匯總,準備班級復習資料,模擬期末考試,邀請優秀學長、學姐保研經驗分享等活動。前三學年班級平均績點達3.6,四、六級通過率100%,六級平均分500+,25人成功保研。
最終全班同學:11人保送至C9高校,22人保送至985高校,全員25人均保送至雙一流高校,創造了全校班級保研人數的新紀錄!作為班長,帶領班級獲評“優良學風標兵班”(連續兩年)、“三好區隊”(連續兩年)、“大連市五四紅旗團支部”等榮譽稱號。
升入大四,主動請纓擔任學院代職干部,與新生同吃、同住、同學習,交流成長經驗,探討科研感悟,以傳幫帶交接好海大人的接力棒!


吳天澤(輪機工程學院)
吳天澤,男,漢族,中共黨員,輪機工程學院輪機工程(英語班)2019級本科在讀,是專業方向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十佳大學生。連續三年榮獲國家獎學金(學院唯一),累計獲獎共計50余項?,F已保送至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直接攻讀學術型博士學位,立志成為國家所需的高素質軍事類人才。
國之所需,吾之所向,他在奉獻中書寫青春!
強軍報國是好男兒的理想
大一入學時,他便被海大濃厚的半軍事管理氛圍所吸引,一顆強軍報國的種子開始在他的心底生根發芽。大學三年,他的學習成績、綜合成績、A項積分均為專業第一,單學年最高績點4.45,保研績點為近五年專業最高,90分及以上課程52門,95分及以上課程34門,滿分3門。
懷著對科研的憧憬與熱愛,他加入校微流控芯片實驗室,開啟了自己的科研啟蒙之路。在劉志堅老師的指導下,參與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以本科生一作發表一篇EI檢索論文,以學生一作及二作申請兩項發明專利。
他熱愛思維的碰撞,累計獲得互聯網+國家銅獎、省金獎等20余項A類競賽獎勵,擔任隊長帶隊參加第七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獲得國家一等獎,刷新了我校在該項賽事的最好成績,并獲得成績、破格雙重推免資格。最終選擇從事國防事業,為強軍興國而奮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作為中隊的第一批黨員、學院黨員服務中心組織部部長,他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致力于科學推進黨史知識的普及。策劃組織遼寧省樣板黨支部“交通人的紅色記憶”專項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主力成員參與4C黨史學習法的制定工作,團隊所做成果曾被中國交通報、學習強國等多個國家級媒體平臺報道。
他積極實踐,帶隊開展四地四市智能交通發展專項調研,獲評優秀實踐團隊及優秀個人。參加挑戰杯紅色專項實踐,探索長征精神與偉大抗疫精神的深度融合,實踐成果被推至國賽。曾作為校合唱團的一員,他參與多項大型文藝演出活動,在實踐中體悟紅色精神與藝術的融合。

奉獻是生活的真正意義
他熱愛奉獻,累計承擔6項學生工作,工作時長超過1500小時,連續兩年獲優秀學生干部和半軍管優秀個人。擔任校示范類學生社團MEC學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任,策劃組織課程串講、學霸筆記等多項學風建設活動,累計受益人次達8000+。擔任中隊心理資助委員,審核獎助學金300余份,統計資料達1000+,在職期間做到工作零失誤。擔任德爾塔學社主席,為學弟學妹答疑解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當學院需要高年級學生前往新生中隊代職輔導時,作為學長的他頂住學業與科創的雙重壓力,毅然前往新生中隊代職鍛煉,全面負責其中隊的學風 、科創工作,發揮傳幫帶的積極作用。
面對疫情,他始終沖在前線。核酸檢測、清洗消殺、值班站崗,處處可見他的身影;積極響應學校號召,為抗疫工作者的子女進行無償學業輔導,帶著海大精神將自己的光和熱照到更遠的地方。他心懷感恩,將情商獎學金全額捐給中隊并積極參與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月捐活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做力所能及的公益。


方震宇(國際聯合學院)
方震宇,男,漢族,中共預備黨員,國際聯合學院(休斯頓國際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H)2020-2班,任班長、國際新媒體中心主席,作為海大歷史第1位同學榮獲NF-IAMU(國際海事大學聯合會)獎學金(全球僅7人)。獲國家獎學金,情商獎學金,海大青春人物之勤思篤學獎章。
踔厲奮發,源于青春的不甘平凡
大一入學時他的英語水平很差,雅思測試成績剛到5,但面對除了思政體育,近乎都為全英授課的培養計劃,他并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他前兩年平均績點4.33,單學年最高績點4.44,綜合排名和學業排名均列專業第一,所修41門課程中,34門90分以上,22門95分以上。他是學院首批通過語言測試的學生,一次性通過四級(583)、六級(553),雅思首考7.5,各小分均在6.5及以上。

同頻共振,源于拓荒開路的信念
作為學院第一屆學生,他之所以能夠與學院同頻共振,共同歷經“從無到有”的踔厲奮發,正緣起于兩年前臺上的那場十佳答辯。優秀學長、學姐成為他前進的方向,堅定了他“拓荒開路”的信念。截至目前,他累計獲得包括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國家一等獎在內的各類榮譽獎項30余項。今年,在與世界范圍內36個國家69所知名院校優秀學子的競爭中,他脫穎而出,成為海大歷史上第1位同學榮獲“NF-IAMU獎學金”的學子,獎勵金額12萬元,全球僅7人。同時,他積極參加科技創新活動,將大部分碎片化時間投入到老師的課題研究和創新學習當中。明年4月,他還將參與在亞澳地區乃至世界復合材料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第十二屆亞澳復合材料大會,與眾多國際知名高校師生一起交流學習。


不忘初心,源于忠誠于黨的誓言
雖身處國際化的培養模式,為人民服務是他始終銘記的誓言。作為學院第一批中共預備黨員,他利用自己一技之長當好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曾多次在美國SACSCOC認證、2021級新生開學典禮等重要會議場合發言,在對外交流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作為班長,他帶領班級奮發向前,所在班級獲評“優良學風班”、“三好區隊”等榮譽稱號。作為國際新媒中心主席,他積極參與學院宣傳工作,僅負責學院官微推文數量就達500余篇,閱讀量超過30萬次;疫情期間組織的線上活動超過1900人參加。寒暑假期間,他還積極投身貧困地區開展愛心助學、返家鄉等社會實踐活動,以求盡己之力,報社會恩澤。



張雅婷(法學院)
張雅婷,女,漢族,中共黨員,法學院海商法2019-1班,任海商法一班班長、德爾塔學社主席、DMU Vis Moot程序組組長。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獎學金,獲得第十九屆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國家一等獎等20余項獎項。
善學思,立明志存高遠
欲成大河者,必長其源;欲成大事者,必固其基。她大學前三年成績與綜合測評位列1/131,績點達4.05,單學期最高績點達4.44。所修課程中,27門課程獲得95分以上,42門課程獲得90分以上。并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獎學金,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她以565分和554分成績一次性通過四六級考試,雅思首考7.0。在保研階段,她入營了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等十余所高校,目前保送至武漢大學邊界與海洋研究院攻讀國際法學碩士,努力為國家邊界與海洋爭端解決作出貢獻。

求格物,懷法義正方圓
懷揣著對國際法的熱愛,她作為主力隊員,參加了第十九屆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辯論賽,這也是國內最高級別的法學競賽。經過長達一年的備賽,她與隊友通宵達旦,開會討論時長達300小時,最終代表海大獲得國家一等獎,與北大、人大等高校一同進入全國八強,獲得了參加國際賽的資格,這也是我校近年來的最好成績。
在上海邀請賽中,對陣博洛尼亞大學等世界名校,超越清華、北大等學校獲得全球18強,成為為數不多的獲此殊榮的中國內地高校之一。
她還參加了Willem C. Vis 國際商事仲裁香港正賽及維也納正賽,這也是國際上規模最大的商事仲裁辯論賽,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全球300所高校同臺競技,在國際賽場上留下了中國身影。她累計參與了此項比賽的維也納賽、香港賽、韓國賽等7個賽程,與世界各地的高校共計比賽33場,比賽時長百余小時。今年,她也被選任為程序組組長,繼續參與2022-2023年賽程。
除此之外,她還主持參與了智慧法院等多項科研項目,實地調研了多家法院、律所,形成調研報告十余萬字,獲得省級、校級獎項。

力躬行,篤初心行致遠
在學生工作方面,她連續三年擔任班長職務,并作為德爾塔學社主席,組織開展“經驗交流會”等活動百余次,始終堅持“服務同學”的初心。作為校學生就業聯盟的一員,她累計處理企業、招聘相關信息千余條,在雙選會、宣講會服務進校企業百余家,被評為就業工作“優秀個人”。
在母校進行寒假社會實踐中,她作為隊長帶隊重返母校,帶領團隊以最高分成績獲得一等獎,并獲得“優秀實踐個人”稱號。2021年暑假,她參加了“企動未來”社會實踐,前往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進行調研,深入了解了就業現狀和企業需求。她還作為“海遼基金”專項社會實踐活動的隊長,在暑假帶領成員分別前往遼寧、河北、安徽、廈門多地開展調研活動并宣傳航海文化,團隊線上線下宣傳累計覆蓋人數超50萬人次,累計撰寫調研報告50000余字,獲得三等獎。



龔仕豪(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龔仕豪,男,漢族,中共黨員,交通運輸工程學院2019-1中隊交通管理專業。中隊紀檢委員,FFA航運學習社主席,院級朋輩導師,曾擔任校鍵盤樂團副團長。連續兩學年綜合成績排名1/103,獲各類競賽獎項40余項,小米特等獎學金(全校僅5人)等10余項榮譽稱號。獲得我校成績和競賽雙重推免資格,現已保送至同濟大學城市交通專業攻讀碩士學位。
求學問道,格物致知
他前三學年平均績點4.20,單學期最高績點4.46,連續兩年綜合排名專業第一,累計55門課程90分以上,31門課程接近滿分。獲得國家(際)級獎項17項,省部校級獎項30余項,累計獲得學校破格推免資格2次。主持參與國家級大創項目2項,獲科技創新等各類獎學金3.8萬元。
加入學校智能軟件工程課題組,跟隨郭世凱、李輝老師開展科研學習,深度參與國家青年自然基金1項,1篇SCI論文在投,受理發明專利2項,授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項;同時在專業課老師的指導下強化交通規劃方向的知識,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EI檢索論文2篇,均已錄用見刊。在研究生推免階段獲得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等多所985院校offer,最終選擇熱愛的同濟大學智能交通方向攻讀碩士學位,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克己奉公,赤子熱忱
作為FFA航運學習社主席、學院朋輩導師,他組織參與了多次補考串講及復習活動,影響超2000人次。負責籌備FFA航運教育發展基金,每年捐贈1萬元用于母校航運人才的培養。
作為中隊紀檢委員,他主動報名參加宿舍樓日常消殺工作,每周4次,覆蓋1000余人的生活區域,持續4個月不間斷地工作。除此之外,他幾乎參與了學院疫情常態化防控的所有活動。主動參與十幾輪次的核酸檢測秩序維護工作、“千寢萬人創和諧”公共區域清潔活動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0余項,總服務時長近百小時。
作為校鍵盤樂團副團長,三年來組織參與了近10場大型音樂會活動,累計參加人數達5000余人次。鋼琴十級,利用個人特長組織校內鋼琴興趣班輔導活動,累計輔導人數千余人。


篤行榮校,砥礪奉獻
作為遼寧省2名學生代表之一,于今年7月參加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第六屆全國高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夏令營,從全國各省市50名學生代表中脫穎而出,獲評“優秀營員”榮譽稱號。

在疫情最為嚴重的2020年,他報名加入家鄉疫情防控工作,從2217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擔任“企業復工復產駐廠督導員”。 作為同批年齡最小的督導員,相關事跡得到了重慶市長壽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重慶市長壽區電視臺、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CETV1)的宣傳報道。疫情暴發以來,校內外累計擔任志愿者超百余天,服務時長近千小時,相關事跡被選入大連海事大學2019-2020學年“海大·印心”優秀學生表彰大會《志·行者》宣傳視頻優秀學生典型事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