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由我校與中國航海學會、大連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北極航行安全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凌水國際會議廳舉行。中國航海學會副理事長李世新、大連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湯凱、外交部北極事務特別代表高風、中國潛水救撈行業協會理事長宋家慧、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副局長張輝俠、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副主任鄭懷宇、我校副校長初北平、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原副院長楊劍、大連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方德巖、大連市氣象局副局長徐鳳莉、中運海運特運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質量部總經理王海明、我校極地航運與安全研究院名譽院長蔡梅江等出席論壇活動。李世新、湯凱、初北平分別代表主辦方中國航海學會、大連市人民政府、大連海事大學致辭,人文社科院院長李肇坤主持開幕式。

李世新指出,北極航線開辟10周年以來,北極航線的積極探索和成功開發為服務國家戰略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做出了應有貢獻,為企業創新發展開拓了新的發展空間,具有非常重要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他表示,中國航海學會將繼續與各方一道,通過學術的創新發展和多態的學術交流,共創航運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湯凱表示,近年來大連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堅持陸海統籌向海圖強,明確提出“打通以大連為起點貫穿北冰洋的‘冰上絲綢之路’航線”,拓展、暢通東北海陸大通道建設。大連作為東北地區唯一國際化海洋城市,是全國第一個開通北極航線的港口城市,打造大連“北極航線母港”將為大連全面振興帶來更多新質生產力。希望廣大專家學者繼續關注和支持大連的建設與發展,為推動北極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初北平表示,學校始終立足服務支撐國家涉海戰略實施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將智庫建設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服務決策、理論創新、參與全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氨睒O航行安全與可持續發展論壇”作為學校智庫建設的交流品牌已成功舉辦五屆,希望通過論壇能夠增進共識,形成合力,產出高質量、高水平的交流研討成果,共同推動北極事務治理和國際合作。
論壇以“北極航線開辟十周年與全球海運格局變化”為主題,設學術報告、專家對話交流等環節,來自俄羅斯以及政府部門、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和行業企業等15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
兩個階段的學術報告分別由我校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院長劉志杰、極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主持,邀請到圣彼得堡大學俄羅斯南北極科學院水文與水資源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娜杰日達·哈蘭姆皮耶娃、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海洋法律與權益研究室主任密晨曦、中國國發會北極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徐慶超、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海洋和極地研究中心主任張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極地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羅穎、中船集團第708所研究員黃維等13位國內外北極領域知名專家作學術報告,重點圍繞北極事務、北極航運、北極政策、北極治理、北極航線等領域開展了深入交流。
專家對話交流由蔡梅江主持,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高級船長沈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原總船長趙慶愛等6位專家學者進行了學術交流與研討,共同推動北極領域研究思想創新、理論創新、技術革新。
北極航行安全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大連成功舉辦六屆,已成為國內北極航行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臺。近年來,我校一直致力于北極問題研究,在北極通航與安全、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北極政策法規與標準等領域積極開展科學探索與創新實踐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為服務海洋強國建設、交通強國建設提供法治保障和文化助力,為推動北極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