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大屁股xxxxhd黑色,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又大,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海大 > 正文

【中國教育報】“正廳級”輔導員曲建武

作者:蔡擁軍 來源:《中國教育報》05-24 添加時間:2016-05-26 08:31:00閱讀次數:

  2013年,55歲的曲建武辭去正廳級職務,當了一名沒有級別的大連海事大學輔導員。

  帶著一份不解,記者日前走進了曲建武的辦公室。

  “有些人可能認為,你是不是犯了錯誤?”曲建武知道別人會有這樣的誤解,但他義無反顧地堅持了自己的選擇。

  他說,別人沒當過輔導員,可能不理解輔導員和學生、家長的感情,“我1983年家訪過的學生,到現在30多年了,有的家長還跟我保持著聯系。不當輔導員,不去家訪,你不知道家長對你寄予了多大的厚望!”

  1982年曲建武從遼寧師范大學畢業后留校當上輔導員,此后擔任過系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學生處長、校黨委副書記等多個職務,2004年調任遼寧省高校工委副書記,后來兼任省教育廳副廳長,他一直做的是學生工作。在他2013年辭去“廳官”到大連海事大學擔任輔導員之前,有人一直以為他在開玩笑。“我要完整地再帶一屆學生。”他說。

  輔導員工作在許多人心目中并不起眼,但在曲建武的眼里,這個工作太重要了。他認為,好的輔導員可以幫學生把握人生成長的方向,“一個學生離開學校時,知識有欠缺,將來可以彌補,但如果靈魂朽掉了,幾乎無法彌補。如果一個學生帶著錯誤的價值觀離開學校,對社會沒什么好處,反而能耐越大,對社會危害的程度也可能越大。”

  給學生專業知識是必要的,比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生活的意義。曲建武說,大量的實例證明,人文精神可以成為成長的力量,現在高校教書方面問題不大,但是育人方面還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有針對性,曲建武認為家訪是解決針對性的有效手段,他在遼寧省教育廳工作時就力推“千名輔導員萬家行”等活動。辭職到大連海事大學后,他還要代課,但仍盡可能地利用出差等機會家訪,目前他已經走訪了23個家庭。

  有時坐面的跑崎嶇不平的鄉路,有時自己開車日夜兼程,曲建武的付出,換來的是學生母親連夜親手縫的鞋墊,以及“遇上您這樣的輔導員,真是我們的幸運”這樣發自肺腑的感激。

  “家訪是老師和家長互相教育、感動的一個過程。”曲建武說,輔導員不辭辛苦進了學生的家,家長會很感動;家長對輔導員的態度,同樣會讓輔導員很感動。通過家訪,輔導員、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會更順暢,思想政治工作就不會是泛泛的空談,就能春風化雨。

  新生剛入學,曲建武就為他們一一建立電子檔案,請每個學生寫下自己的大學夢想和最關心的一個問題;為盡快了解每一名學生,他開學之后每天請學生在食堂吃飯;每個學生生日,他會根據學生特點寫下數百字的祝福和囑托;端午、中秋等節日,他會給每個學生送上粽子、月餅等禮物;自己掏錢,給學生們買8000多元的人生勵志書籍……根據年輕人的喜好,曲建武充分利用微信、短信、博客等方式與學生保持緊密聯系,遇有熱點問題,他及時跟學生溝通,引導學生正確看待。3年多來,他給學生發了200多萬字的微信、短信,而學生發給他的也有數十萬字,保持了良好的互動。這給曲建武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每天他們都圍繞在我的身邊,他們的笑聲、匆忙的腳步聲、朗朗的讀書聲,奏響了我人生最美妙的樂章!”

  曲建武辦公室的沙發上,放著二三十件剛從干洗店拿回來的衣服。記者發現,這些大多全新的衣物,并非曲建武自己要穿,而是從家里找出來要送給一名家境困難的學生的。

  盡可能幫助困難學生,是曲建武的一個重點工作,新生入學時他開的第一個座談會,就是困難學生座談會。他告訴困難學生:“誰也不能餓著肚子進步,一定要找我,只要找我,我不能管你吃好,但肯定管你吃飽。”

  困難學生家中親人患重病,他總是毫不遲疑地出手幫忙。發給一個學生的微信中他說:“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事就跟我說,千萬不要客氣,就是為了你們,我才選擇了輔導員,你們不找我,我就沒有什么價值了,也就失去了我生活的意義。”

  辭職3年,曲建武沒有一絲后悔,有的是滿滿的自豪。“我這輩子就干了一件事——學生工作,我要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塊原野上畫上我人生的句號!”曲建武說。

  新華社大連5月23日電

  相關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5/24/content_456707.htm?div=-1

編輯: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