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5月26日訊(記者宋偉)由大連海事大學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北歐北極合作研討會昨日在大連海事大學開幕,會期兩天。會議圍繞“面向未來:北極開發與保護的跨區域合作”的主題,共同就北極政策、治理、航運、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開展廣泛的交流和研討。
冰島前總統、北極圈主席格里姆松,芬蘭外交部北極事務高官、北極理事會主席雷內?索德曼,挪威外交部北極事務高官科魯特尼思以及來自北歐、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11個國家的政府官員、企業家和包括CNARC十三家成員單位在內的國內外行業高校、研究機構的嘉賓及專家學者出席開幕式。
本次研討會期間,專家學者圍繞“歐亞互聯互通:促進北極航道利用”“北極航運:安全與協同”“跨北極互動與域內外國家北極政策的兼容性”“北極地緣政治發展”“北極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原住民與生態旅游”“探索北冰洋治理的發展路徑:科學合作與漁業治理”等分議題進行交流研討。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林山青表示,國家海洋局高度關注北極氣候快速變化對中國氣候系統的影響和北極環境保護,中國—北歐北極研究中心是一個開展北極政策研究交流、促進雙方北極合作的有效平臺,國家海洋局將繼續支持該中心的發展,使它在促進國際北極合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外交部北極事務特別代表高風表示,近一年來,中國與北歐各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和國際規則制定進程,在全球發展的大局中不懈探索解決北極跨區域和全球性問題的有益之道,在北極科研、氣候變化、航運、環保、人文等領域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下階段,中國愿從積極參與涉北極多邊機制、持續開展涉北極雙邊對話、拓展北極合作領域等方面進一步加強與北歐國家間的交流與合作。
大連海事大學黨委書記鄭少南認為,北極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與國際合作是國家重大時代命題,2010年大連海事大學成立北極海事研究中心,后又陸續加入北極大學和北太平洋北極研究網絡。學校依托研究平臺,將開展北極通航與交通安全、資源與環境保護、國際法律與政策等領域的科學探索與創新實踐。
26日下午,會議還將以“北極航運與港口城市”為主題舉辦圓桌會議,邀請國內外的航運、造船、港口、漁業經濟等行業的企業家、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參會,圍繞北極航道的合作開發與利用進行深入探討。
相關鏈接:http://news.takungpao.com/mainland/topnews/2017-05/3454673.html?bsh_bid=170934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