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準時間:2013年 批準部門:遼寧省發改委 主任:趙德鵬)
智能航運一體化應用技術遼寧省工程實驗室是經遼寧省發改委批準,依托大連海事大學航海學院航海智能技術研究所組建的省級工程實驗室。實驗室現有教學、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10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4名、高工2名,具有博士學位的5人,碩士學位的4人。年均培養畢業博士生1名、碩士生10名。
近十余年來,實驗室先后完成了交通運輸部重大科技專項項目“長江黃金水道綜合信息服務關鍵技術研究”,圍繞數字航道與智能航運領域開展相關技術研究,創新并設計了數字航道原型,完成了我國首個數字航道示范工程“長江南京至瀏河口段數字航道與智能航運建設項目”,并在中國全面推廣應用,成為中國航道建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數字航道的基礎上,研究了一體化智能服務和船岸協同的一體化智能應用,為智慧型水路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完成的“電子海圖導航系統”項目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長江(南瀏段)航道數字化與智能航運應用一體化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航海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2011年),“智能航運一體化應用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航海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2013年),“一體化船舶智能應用終端開發與支撐體系集成創新”項目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3年),“中國內河智能航運現代化水運體系創新技術”項目獲航海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2014年),“電子海圖(航道圖)技術及其應用系統的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本工程實驗室已成為我國交通信息系統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應用研究及培養航運領域高層次人才的基地。在科研水平、學科建設等方面成為國內外相應學術領域內享有一定聲譽的實驗室。
實驗室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電子海圖生產平臺、航標遙測遙控系統、航道綜合監控系統、船岸一體化移動智能終端系統、智能航運一體化應用服務系統/平臺等。電子海圖生產平臺、航標遙測遙控系統和航道綜合監控系統等已在我國主要內河(長江、西江、湘江、黑龍江、京杭運河、淮河等)廣泛應用,總應用里程累計超過8000公里;船岸一體化移動智能終端系統,已在內河和長三角水域應用;智能航運一體化應用服務系統已通過移動智能終端系統和“南京航道微服務平臺”直接服務用戶數超過4萬,通過其他互聯網平臺間接服務用戶數達200萬。
2019年,依托本實驗室,由學校牽頭申報的“智能航運一體化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認定,成為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