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船舶燃油中大約90%的硫成分以二氧化硫的形式排放出來。雖然我國于2015年年底設(shè)立了船舶排放控制區(qū),但全國人大代表、大連海事大學(xué)教授王祖溫認為這還不夠。“實際上,當(dāng)船舶離開港口后,排放污染依然如故。”3月9日,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應(yīng)通過一次性補貼船舶尾氣脫硫系統(tǒng),取代目前年復(fù)一年的巨額燃油補貼。
目前應(yīng)對船舶硫排放限制的措施主要有3種:使用低硫油、使用LNG燃料代替燃油、加裝船舶脫硫系統(tǒng)。王祖溫認為,我國對于防止船舶空氣污染的具體政策措施仍處于探索階段,缺乏一個全國性的政策指引。“不少地方政府采取了不同措施,基本集中在油品差價補貼以及船舶稅費減免等方面。”他表示,港口費用減免、財政補貼燃油更換等措施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船舶排放污染問題,還給政府財政造成了沉重負擔(dān)。
此外,國際海事組織2016年10月通過決議,同意2020年1月1日起在已有排放控制區(qū)以外的全球海域?qū)嵭?.5%的硫排放控制。“這要求我國進一步擴大沿海排放控制區(qū)范圍,實行更嚴格排放標準。”王祖溫建議盡快出臺相關(guān)的財政補貼政策,創(chuàng)造一個人民呼吸順暢、政府減輕負擔(dān)、企業(yè)降低成本的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