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遇到曲建武老師,是大連海事大學學生的幸運。
曲建武說:“4年時間,我不敢懈怠自己,無論付出多少,我認為都是應該的,都是值得的?!?br> “看著每個學生的成長,都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一樣”
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教育風格可以百花齊放,但愛的主題永不改變。曲建武說:“看著每個學生的成長,都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一樣。”
曲建武在大連海事大學的4年時間,說起來不長,但也不算短,許多個夜晚,他都難以入睡。作為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2013級139名學生的輔導員,他“誠惶誠恐,生怕哪個孩子在4年里掉了隊”。
新生一入學,曲建武就為自己所帶年級的每一名學生建立了電子檔案,讓每個學生寫下自己的大學夢想和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他對學生說:“我將伴隨和見證你們的成長,我們一道前行。”
曲建武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與每個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與學生交流如何實現他們寫下的大學夢想。
他經常囑咐學生們好好學習,增強本領。即便在假日里,他也時常提醒學生們要抓緊時間刻苦學習,告訴學生們青春不是用來浪費的,大學不是用來過節的。
他有個小本子,上面記著每個學生的生日。他把這個小本子隨身帶著,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出差在外,每當有學生過生日,他都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送上一份生日祝福,而每一條信息都不是三言兩語,有的幾百字,有的上千字。
端午節,他會給每個學生送粽子,中秋節,他又給學生們送月餅,禮物平常,卻飽含心意。
曲建武非常關愛少數民族學生。因為擔心少數民族學生剛入學可能會不適應,他時常過問他們的學習狀況,想方設法解決他們遇到的生活難題,幫助他們與其他學生和諧相處、共同進步。
在他帶的學生中,有一名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維吾爾族學生阿布都。4年里,曲建武給阿布都過了4次古爾邦節。每次過節,他都準備好幾樣水果,寓意著民族大團結。他還會說:“去,阿布都,把所有新疆學生都找來,我請大家吃頓飯?!?br> 新疆學生土爾遜不是曲建武直接帶的學生,也正因為如此,土爾遜覺得自己更像他的孩子。每當土爾遜和其他新疆學生不能回家過節,格外思念親人的時候,他們都會收到曲建武發來的很長很長的短信,心里一下子變得暖暖的。他們知道,無論曲老師在哪里,無論他在忙什么,都不會忘記他們的節日。土爾遜覺得,曲老師像一個永遠不知道累的父親一樣,永遠陪伴在他們左右。
12年前,曲建武曾被查出患頭部腫瘤,但他不肯花時間化療,也不把病情放在心上,心里裝得最多的就是學生。在省委高校工委任副書記,在省教育廳任副廳長期間,他經?!拔⒎皆L”,跑到各大學校園的食堂、教室、圖書館、宿舍,與學生談心。
曲建武的“微服私訪”里還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每年都要到學生家中走訪。到大連海事大學做輔導員后,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
家在山東的屈宏偉大二寒假時,曲建武來到她家走訪。她的父母吃驚地說:“呀,你們大學老師還家訪啊?”屈宏偉說:“我們曲老師不僅來山東家訪,還去過甘肅、福建、云南那些更遠的同學家呢!”屈宏偉父母不由得感嘆:“孩子,遇到曲老師是你的福氣,你可要跟著老師好好學習啊!”
30多年來,曲建武走遍全國東西南北,只要有學生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哪怕是山路崎嶇,哪怕是日夜兼程。
“祖國的事情你來管,你家的事情我來管”
曲建武常說,做輔導員要有愛心。他告訴學生們:“今后,無論生活中,還是學習上,只要有困難,就來找我。我一定為你們服務好?!?br> 他把自己帶的年級中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召集起來,跟他們說:“誰也不能餓著肚子讀書。我不能管你吃好,但肯定管你吃飽!”冬季來了,他籌集2萬多元給他們購買過冬的衣物;放假的時候,他籌錢給他們發交通補貼;怕他們舍不得買水果,他就自己花錢買了幾十箱蘋果分發給年級里每一名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 一個學生的母親患了癌癥,他資助了1萬元;得知其他學院的一個學生的弟弟患了重病,他也毫不猶豫地拿出1萬元;他還積極倡導建立愛心基金,自己出資1萬元作為基金啟動經費。
閆沛興來自一個貧困家庭,和父親的關系很緊張。他感到十分壓抑,總想找個人傾訴。曲建武給他過生日,請他吃飯時,閆沛興把自己的心結告訴了曲建武。從此,師生二人的交流越來越多。
閆沛興想畢業后去西藏工作,曲建武支持他的選擇:“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時刻把祖國的發展和自己的發展結合在一起,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閆沛興說,自己永遠都不會忘記,曲老師告訴他:“沛興,祖國的事情你來管,你家的事情我來管!”
曲建武不僅到他家去了解情況,還拿出5萬元錢幫他家里重修房子?!扒蠋煿膭钗也荒芴颖埽袚?,一家人通往幸福的鑰匙就在我的手里?!睂τ谇ㄎ涞墓膭詈蛶椭?,閆沛興銘在心。
幾年來,曲建武個人出資和籌集近20余萬元資金,資助貧困家庭或生病的學生,像父親一樣,做他們背后堅實的靠山。
在曲建武資助過的困難家庭大學生中,有不少孤兒。
2008年,吳洋認識了曲建武,從那以后的10年里,雖然父母不在了,但吳洋和妹妹卻從未缺少過關愛。曲建武不僅給姐妹倆經濟上的幫助,更給她們精神上的鼓舞,教她們堅強、自信、樂觀。在吳洋的婚禮上,是曲建武以“父親”的身份將她交到了新郎手中。
現在,吳洋已成為沈陽工程學院一名輔導員。正是因為曲建武,她才選擇了這個職業?!拔乙蚕胂袂蠋熞粯?,幫助更多的學生?!?br> 就在曲建武到大連海事大學工作的前一年,他還在忙著對全省孤兒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進行調研。他完成了一份3.5萬字的調研報告,與省人大代表一起,建議免除全省孤兒大學生的學費和住宿費,并最終得到落實。
9月10日,教師節。學生們來到曲建武身邊。
55歲的蔡久盛來了。他是曲建武35年前帶的第一屆學生。他說:“曲老師,您永遠是我的老師。”
土爾遜來了,他代表新疆學生深深地鞠上一躬:“曲爸爸,謝謝您!”
帶著妹妹心意的吳洋來了,今年是曲建武的本命年,她和妹妹買了一條紅圍巾。戴好圍巾,吳洋哽咽了,那個她印象里一直像年輕人一樣精力充沛的曲老師,頭上已添了許多白發。
……
看著自己的學生們,曲建武幸福地笑了。
每個人的人生選擇有不同,對幸福的理解也有不同,對曲建武來說,最幸福的事就是和學生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