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中國慕課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
會上,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鐘登華發表了題為《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努力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國慕課》的講話,宣讀了2018年度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結果。我校《海上貨物運輸》《輪機自動化》《海商法》3門課程以及“船舶航行監控虛擬仿真實驗項目”“輪機操作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個項目獲評此殊榮。

截止到目前,大連海事大學在“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等國內、外知名學習平臺上,共計發布課程35門,累計開設課程63輪,累積學習者達到10.7萬人次。
本次大會主題為“識變、應變、求變,通過慕課教育促進中國高等教育變軌超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代表大會發表《中國慕課行動宣言》,以五大愿景繪就了未來中國慕課發展藍圖。來自教育部及其他中央相關部門領導、教指委專家、高校教務處處長及教師代表等600余人參加。我校航海學院院長章文俊、教務處副處長趙俊豪分別代表交通運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航海技術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大連海事大學出席本次會議。
通過參加本次會議,為學校慕課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與政策支撐。同時,學校更加堅信中國慕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中國慕課必定成為質量最有保證的中國金課。
據悉,《海上貨物運輸》課程是利用船舶靜力學、材料力學、海運貨物學、海運法規等知識研究各類海上運輸貨物的海運特性、各類運輸船舶的貨運性能、對貨物在整個運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安全操作、有效管理的一門應用學科。
《輪機自動化》課程已具有五十余年的悠久歷史,所編教材一直是全國通用教材。該課程是面向輪機工程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是我校最早實現CAI教學的課程,2005年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2013年評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014年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主要內容包括自動化基礎和輪機自動控制系統兩大部分,隨著船舶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課程內容不斷擴充和更新,現在《輪機自動化》課程不僅是我國航海院校輪機工程專業的必修課和主干專業課,還是我國海事局高級船員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
《海商法》系大連海事大學特色專業課程之一,不僅在法學院、交通運輸管理學院、人文學院等作為專業課開設,而且也是面向全校其他不同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公共選修課。內容主要包括海商法概論、船舶物權、船員、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海上旅客運輸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航合同、船舶碰撞、海難救助、共同海損、海事賠償責任限制、船舶污染損害賠償、海上保險、時效與涉外海事關系的法律適用等基礎知識。本課程系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海商法縱橫談-以歷史和影視為經緯》的傳承和發展,堅持以引人入勝的影視作品和生動鮮活的案例等作為教學素材,貫穿海商法相關制度始終。
“船舶航行監控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綜合運用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ECDIS)的數據顯示與識讀、參數設定、航線設計、航行監控和航行記錄等重要功能,采用三維形式直觀、逼真地實現船舶操縱與航行監控,仿真模擬船舶在航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境,著重設計實船訓練難以完成或存在較高風險的航行情境,提升實驗情境的真實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進一步優化“電子海圖現實與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效果。
“輪機操作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用于輪機工程專業課程的實操訓練,以超大型油輪為母型,建立廣域網的大型二維、三維與虛擬輪機仿真系統,實現了多人協作、虛擬拆裝和自動化考評,通過國際認證,達到國際領先,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遼寧省與中國航海學會科技進步獎,遠銷國外。配套有完整的課程視頻、教學大綱、教學案例、演示文稿與習題作業。通過本軟件的使用可使學生掌握船舶輪機系統與設備的操作使用、故障分析與應急處理,為船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附課程、項目鏈接:
(1)海上貨物運輸: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DLMU-1001979017
(2)輪機自動化: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DLMU-1002030033
(3)海商法: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DLMU-1001983016
(4)船舶航行監控虛擬仿真實驗項目:http://shenbao.ilab-x.com/details/v3?id=3102
(5)輪機操作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http://shenbao.ilab-x.com/details?id=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