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主辦、大連海事大學承辦的 “最高人民法院海事法官實踐培訓基地”揭牌暨首期開班儀式在“育鯤”輪舉行。
出席本次儀式的有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劉貴祥專職委員、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四庭王淑梅副庭長、孫玉清校長、單紅軍副校長、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柴學偉副院長、遼寧海事局邢士占副局長、全國十家海事法院的院長、副院長或主要領導以及參加實踐培訓基地首期培訓的來自大連、青島、寧波、廣州、北海五家海事法院的38名海事法官。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初北平院長主持了本次儀式。
孫玉清代表學校對基地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并對最高人民法院多年來對我校法學學科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孫玉清指出,我校與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合作,設立“海事法官實踐培訓基地”有著重大的實踐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他向參會領導、嘉賓和學員簡要介紹了近年來我校尤其是法學學科發(fā)展取得的重要成績,表達了我校為提升海事法官航海技能和海事法律的職業(yè)素養(yǎng)貢獻力量的信心和意愿。同時也對基地設立助推我校法學學科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推動我校“雙一流”建設目標的實現(xiàn)充滿期待。
劉貴祥在致辭中指出,加強海事法官實踐培訓,是推進海事審判精品戰(zhàn)略,實現(xiàn)國際海事司法中心目標的重要保障。雙方應該以海事法官實踐培訓基地的建立為契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斷深化和拓展交流互動。劉貴祥表示,人民法院特別是各海事法院也要為大連海事大學的教學科研和學生實習提供便利,向在校師生介紹海事審判典型案例及其背后的司法政策和裁判尺度,齊心協(xié)力架起海商法教學與海事司法實踐交流互動的橋梁,把海事法官實踐培訓基地建設成為司法實踐和法學院校交流互動的典范。
王淑梅與單紅軍分別代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四庭和大連海事大學在“最高人民法院海事法官實踐培訓基地”設立協(xié)議上簽字。劉貴祥和孫玉清為實踐培訓基地揭牌。
隨后,在校軍樂團演奏的大連海事大學校歌中,實踐基地舉行首期開班儀式。船長杜林海和大連海事法院法官武寒霜分別代表培訓教師和學員發(fā)言,共同表示將認真完成培訓任務,努力實現(xiàn)基地設立目標。培訓基地一期班正式開班。
儀式結束后,校長孫玉清接受了中國法院手機電視網(wǎng)的采訪。孫玉清表示,將來大連海事大學會結合學校專業(yè)優(yōu)勢和實際法律需求,與最高人民法院聯(lián)合制定高效可行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加強與法律部門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全國法律工作者的現(xiàn)實需求,同時,在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過程中,不僅要強化學生們對于基本法律體系和法律知識的學習,拓寬國際視野,更要重視創(chuàng)造相應的實踐機會和應用平臺,使法律專業(yè)學生在與司法工作者的互動中增長本領、提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