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大屁股xxxxhd黑色,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又大,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服務大廳 | VPN | English

大連海事大學智能研究與實訓兩用船正式下水

作者:科技處 | 發布時間:2023-12-25

12月25日,學校智能研究與實訓兩用船下水儀式在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工業園舉行。

大連海事大學黨委書記許民強,校長單紅軍,原黨委書記鄭少南,紀委書記羅鐘山,副校長趙友濤、趙寶剛、初北平、曾慶成,財政部大連監管局副局長闞曉西,遼寧海事局局長李信標,中國船級社大連分社總經理張輝,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院長呂智勇,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嚴承祥,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王彧參加下水儀式。儀式由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川主持。

儀式上,許民強和王彧共同按下“兩用船”下水啟動拖移裝置,現場來賓共同見證這一振奮人心的時刻。

單紅軍在致辭中,向財政部大連監管局、遼寧海事局、中國船級社大連分社、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設計研究院對“兩用船”建造以及對學校事業發展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謝。他從學校第一艘實習船“紅專輪”回顧了60年來學校實習船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科技化到智能化的發展歷程。他表示,“兩用船”的建造在海大歷史上有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特殊意義,承載著海大順應智能船舶和智能航運發展趨勢,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海洋強國的光榮使命。未來,“兩用船”投入使用后,學校將著力打造“兩個平臺”,一是與行業企業一道,深入推進科教融合、校企協同,把“兩用船”打造成新一代智能船舶技術應用與綜合試驗的高端平臺,以促進智能船舶開發運用和裝備研制水平的提升,為我國智能船舶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二是把“兩用船”打造成智能航運高端人才培養平臺,使學生能夠直接感知最先進的智能船用設備、系統和技術,為探索創新未來航海人才的培養模式提供實踐基礎,努力引領智能時代航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嚴承祥代表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致辭。他對參與“兩用船”建造的全體人員表示感謝。他說,大連海事大學與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始終密切交流,持續互動,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船舶修造等多個方面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將加速推進產學研融合發展,促進校企雙方在船舶數字化轉型升級、綠色低碳發展、智能制造與智能研究等相關領域更加深入合作,取得更大成績。他表示,將高質高效推進“兩用船”建造,力爭將“兩用船”打造成精品船舶。

學校黨政辦公室,紀委辦公室(審計處),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黨委人才辦公室,教務處,科技處,研究生院,發展規劃與質量管理處,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財務處,航海學院,輪機工程學院,船舶電氣工程學院等單位和部門相關負責同志以及大連海大國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同志,無人船協同創新研究院教師代表,監造組代表出席了儀式。


背景:

智能研究與實訓兩用船船長69.83;型寬10.9m;型深5m;服務航速17.5kn,配置船員15人,科研人員5人,學生30人。船舶懸掛五星紅旗,入中國船級社。該船將取得i-Ship(l,Nx,Mx,Ex,Rx,Ax) 智能船級符號,實現智能化全覆蓋,對標中國船級社智能規范最高要求。是全球首艘結合遠程遙控、自主航行與教學實訓于一身的新型船舶,滿足科研人員的研究和學生的實訓需求。

智能研究與實訓兩用船項目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總投資約1.8億元,項目于2018年啟動建設,2020年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批復,2021年初步設計獲得批復,2022年完成招標和建造合同簽訂,2023年開工建設,2023年12月下水,預計于2024年6月交付使用。

智能研究與實訓兩用船是學校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中的重大建設項目,是學校服務交通強國和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平臺,是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核心任務,也是學校“水路交通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的標志性成果。

來源:科技處 ?

地址: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凌海路1號

郵編:116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