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首屆遼寧“校企協同科技創新伙伴行動”暨大連海事大學科技成果對接大會在我校召開。遼寧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羅文波,大連市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張彥林,大連高新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國翔宇,盤錦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飛,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科技處處長陳芳,中國潛水救撈行業協會理事長宋家慧,遼寧省造船工程學會秘書長畢堅裔,招商局太平灣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洪源,國網大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胡博,廣西交通設計集團總工程師李迎春等領導和嘉賓參加大會。我校校長單紅軍、副校長初北平出席會議。

單紅軍表示,交通運輸部黨組明確研究型世界一流海事大學的定位后,校地協同、創新發展已成為海大的重要戰略方向,即“服務國家戰略首先服務行業發展、扎根中國大地首先扎根遼東半島”,并同步落實在世界一流海事大學建設的全過程。當前,校企深度融合已成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下一步,學校將深度融入區域創新體系,發揮在“海洋產業、海洋科技、海洋治理”等領域高精特專優勢,與省內兄弟高校一道,立足遼寧、服務行業,不斷提升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努力成為人才匯聚的重鎮、科技創新的高地、校地協同的典范,以執著的努力和優異的成績興旺行業、振興遼寧。

宋家慧表示,本次大會為廣大參會企業和高校提供了交流思想、精準對接的平臺,希望大家積極互動交流,把企業技術創新需求和高校的科技資源、人才資源有機結合,切實增強合作實效,促進校企良性互動和共同發展。

羅文波表示,推動實施“校企協同科技創新伙伴行動”,對充分發揮我省高校學科綜合優勢、人才匯聚優勢、科技創新優勢,調動高校和企業雙方的積極性,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全面服務東北振興、中國式現代化新遼寧建設有重要意義。大連海事大學作為交通運輸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多年來,長期聚焦交通運輸工程和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為遼寧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前,各高校要緊密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聚焦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針對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不足,大興調查研究,認真檢視整改,全面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高水平實施校企協同科技創新伙伴行動,促進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加快遼寧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做出更大貢獻。

會議由學校紀委書記羅鐘山主持。




初北平代表學校分別與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盤錦市人民政府、廣西交通設計集團、國網大連供電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我校教師賈鵬、范云生、喬琳、劉育心分別與大連公共交通建設投資集團、大連潔凈能源集團、中國石化(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大連凌海華威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簽署技術服務合同。
簽約儀式后,與會嘉賓參觀了高校科技成果展。部分省內高校及企業參加了科技成果推介會,發布高校科技成果及企業需求。
本次大會邀請了大連理工大學、遼寧大學等20所省內兄弟院校,中遠海運集團、招商局集團等100余家地方、行業知名企業和中國潛水救撈行業協會、遼寧省造船工程學會等行業協會參加,各界代表共計200余人出席會議。